欢迎访问!炎黄文化研究院

 |  关于我们 

010-57463250

会员查询:

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公告通知 文化研究 炎黄智库 栏目展播 会员单位 人才队伍
本院概况 分支机构 专家顾问 网上展厅 名家讲坛 著作出版 品牌活动 品牌合作

       作品类型

 

论文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网上展厅 > 论文

 
生命之水诗画简述

生命之水诗画简述

作者:黄野
  详细介绍:

水是生命之源、万物之本。《生命之水》以它为母题展开艺术表达,时间从非生命存在开始,终笔又回到假想的生命寂灭。前六章分别写远古之水、大地之水、海洋之水、天上之水、生命之水、哲学之水,欲尽生命百态之繁华。末章写永恒之水,回到时间概念,生命寂灭,从而也使艺术创作在结构上合一。

《生命之水》诗长1224行,7564字,非中文单词6个,由七个主题大乐章完成。这是一幅五彩斑斓、洞穿时空的心灵图景。如此大的篇制和主题,是一种挑战和建构。

《生命之水》是一个集大成,是一个标志。集大成之处在于,包容了古今中外的诗性哲学和审美观照。说它是一个标志在于,标志着诗人野牛对自己母体文化的绝对认同。

《生命之水》中直接用了很多古诗词形式,如:积土成山,积水成潭;山争高自高,水逐远自远。

争高穷其身,逐远成就远。高占有空间,远优胜时间。红日伏山巅,绝峰入云端;凭高寡人眺,难说不孤单。纵是金銮殿,塌了不胜险。低处厌凡俗,高处独寂然。(选自章六:哲学之水)

风吹水波波打风,真水映影影自身;一片白水苍茫地,各各生命各各生。(选自章一:远古之水)

一双彩蝶舞翩翩,停停飞飞雌雄转;绕花正觉趣味美,抬眼哪知已飞远。(选自章四:天上之水)

一派袅娜柳绿水,湖鸥伏枝白色起;借风吹得几许力,数点精灵逐波飞。(选自章六:哲学之水)

青山染翠推云走,绿波泛浪缠地流;山绕水来水绕山,就是人间奇观!(选自章六:哲学之水)

一枝春花似锦霞,雀也叫,香也洒;只是好景太浮华,一地尘沙!(选自章七:永恒之水)

心不足,转奢望,富贵梦难忘!印把子要掌千秋长,刀把子不认爹和娘!(选自章七:永恒之水)

多欺少,富不贫。(选自章六:哲学之水)

求生存,也努力,也勤苦,成者少败者多;庸庸碌碌是生活!(选自章五:生命之水)

诗人野牛是一个现代派诗人,一定会有现代派诗人的烙印!比如:非诗,地主封建老,社资换旗号,恐怖主义烈,知识经济早。(选自章二:大地之水)

没有地界,没有国家,没有法律,没有交通管制。(选自章三:海洋之水)

闹剧,悲剧,悲喜剧,堂而皇之!文明,无法阻止悲剧;荒诞,愈来愈变为常理。(选自章七:永恒之水)

观念性,滋生生命的水呀,成涛成洋成川成瀑。(选自章一:远古之水)

有曲有直,连手带勾,四面八方!一只点水雀,清流过大荒!(选自章一:远古之水)

晒不干的水,一家人的水,是水都可以裂变的水,兴风作浪的水,承认竞争养育的水,阳光射不透的水!(选自章三:海洋之水)

硬山,慧水,走烟波。去意俱来坚!(选自章六:哲学之水)

外在为敬,内在为亲。成为人敬者,未必是一家人;成为一家人,敬不压亲!(选自章六:哲学之水)

《生命之水》诗句清雅,内韵贯通,形散而意不散,错杂而符合自然。审美上明显地具有唯美主义追求,主题上不惮哲学穷思,语言上炼字、立意、造境、化用不惜心力。总之在诸如诗句、审美、思想、时空观、表现手段、形式感、不同艺种的直接交融等方面,《生命之水》都做出了有益的思考和创作,备一家之言供指教。

《生命之水》是诗人野牛2008年创作的思想性、哲学性、存在性的长诗,2018年,宋庄画家干康生根据长诗《生命之水》再创作《生命之水》抽象油画,依原诗的七个章节对应画出七幅2米×1.8米的同名油画。

章一,远古之水画作:远古是一个时间概念,可以指久远的历史,也可以指史前史。生命尚未诞生、形成时,更没有人类的概念,该诗称它为“白水阶段”,即生命的浑无蛮朴时期,充斥着无穷无尽的寂穆。直至生命渐而逐出,植物、动物、山水、陆地等。

远古之水画作将这众多的时间流变,容纳在多角度的散点透视中,以中国画的大写意和西画的表现主义创作理念、技法相结合,重赤黑白的主色调,画述这时间中的沟壑江湖,曲意图变,虚白实有等,其中最不可预料的是,人这个符号,竟然破万物而出,主宰了繁华世界。

章四,天上之水画作:天上之水的述吟已进入人类社会的成熟期,人类通过农耕文明、工业文明主宰着自然和万物,包括他们自身。水形变在空中,为云、为雾、为雨、为露、为霜、为雪、为冰、为风暴等。形变,显示着水的生命活力和影响世界的再生、复环的法力。

天上之水画作主色调为青黑白。生命本质的虚白沉入背景,繁华浮于交杂中。

章六,哲学之水画作:哲学虽说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、方法、认知,但它毕竟是人类的学问,不同的生存环境、人种、历史,不同的出发点、不同的认知,构成不同的哲学价值观和真理观。

哲学之水画作不求终极的真理旨归,而只在浅层面的社会话语上悬图而入。红黑白抢占视觉,非红即黑,非黑即红,浅白的世俗现实,虽然离哲学底里遥遥相隔,然表就是里,里就是表,表里互一,可备一家之言。

通观干康生的《生命之水》画作,深富匠心、练达专业、创作手笔大乘,但是画作毕竟是抽象、表现之作,干康生透过生命的累累实相和流变,看到了它背后的抽象,并在抽象的色彩、虚白和相互关联中,抒发了自己的感受、认知和情感,反过来,人们能从这些抽象的色彩、虚白和相互关联中看到什么呢?他们又能获得什么样的感受、认知和情感呢?普通人对这实相背后的色彩、点、线、块状有兴趣吗?有多大的兴趣呢?色彩、点、线、块状的层次、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、弱色彩、过渡色彩、不同光源、多种光源下的视觉样态和感受,人们会注意吗?从艺术形式、语言的角度来看,诗歌和油画是不同的艺术,诗歌是文学,长于对时间的表达,几乎不受空间的限制,绘画是二维的平面艺术,长于对空间的表达,对时间这种任意空间、多重空间的变化,几无表达的能力。因此,虽说干康生的《生命之水》画作是根据野牛长诗《生命之水》再创作的,但是艺术形式、艺术语言的不同,在视觉对象、题材取舍、语言表征等方面都迥然不同。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,也在知识储备、阅历、境界、社会态度、个性等方面大有差距。因此,画作不等于长诗,长诗也不是画作。


 

炎黄文化研究院 © 2014-2033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地址:北京市大兴区亦庄荣华国际大厦 电话:010-57463250

邮编:100124邮箱: xhwhyjy@126.com 京ICP备16037137号-2

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7987号